查看原文
其他

卓然独立,越而胜己——如何从优秀到卓越?

叶澜 柯林斯 守望新教育 2021-10-26


[置顶关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大家谈][文化,为校园立魂]


“卓越”新解:卓然独立  越而胜己

——略论二附中的办学精神与文化底蕴

原创|叶澜

来源|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


“卓越”新解


叶澜教授曾任华东师大副校长,分管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工作。在二附中35 年校庆之际,提出了“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要求。当时,她只是简单地将其看做二附中校园文化精神“金牌精神”的应有之义。后来,随着二附中成立了“卓越教育研究所” ,明确提出“卓越教育”的概念,引起了叶澜教授对“卓越教育”内涵的再度思考。(《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本文根据2010年10月14日叶澜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原文已发表在《上海教育》杂志2018年第10A期。叶澜教授从“卓越”与育人教育内在关联谈起,回顾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卓越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对于“卓越”二字的新解——卓然独立,越而胜己。在她看来,“卓越教育”是为实现每个学生拥有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生而进行的教育。(《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1997年,我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二附中)工作提出了“追求卓越”[1]的目标,那时还没有细细推敲“卓越”一词的具体含义,只是觉得这是“金牌精神”[2]的应有之义。现在,二附中成立了“卓越教育研究所”,明确提出“卓越教育”的理念,要建设卓越学校。这促使我深入思考“卓越”二字怎样解读,思考它与二附中育人教育追求的内在关联。


二附中提出“卓越教育”理念并不是心血来潮、空穴来风。二附中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中学,在拥有良好生源、具备优质师资、享有完备校园设施的基础上,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探索一个重要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应该和可以办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人?”“卓越教育”是二附中经五十年办学,由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长期共同努力生成的,是对独特、丰富办学经验提炼而成的。出色的教师队伍和大批有追求、有抱负的毕业生,以及多年培养智优学生、优秀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等,都是二附中办学追求卓越过程中的创造和成就,也是今后进一步发展成以卓越教育为底蕴的学校之坚实基础。


一个真正的有生命力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是在教育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近年来,与二附中何晓文等校级领导、老师甚至学生的不断接触、交流,让我慢慢对卓越教育的认识进入相对系统化的状况。对于“卓越教育”的深度理解,不能拘泥于从字典里找定义,而是要从实际出发,从教育实践中了解我们的办学追求和核心理念。今天,二附中提出的“卓越教育”的内涵,首先需要从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提炼。 华师大二附中长期致力于拔尖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从90年代开始的全国理科实验班、上海理科实验班,还是现在扩展到2008年的科技创新实验班、2009年的人文创新实验班,都体现了二附中对优秀人才、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创新。从最初一个试验班的金鸡独立,发展到现在三种特色类型班的三足鼎立,体现了学校对教育理解和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拓展与完善,在实践中“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华师大二附中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华东师大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是上海市教委一期课改、二期课改的排头兵。1999年开始,二附中逐渐形成并落实于具体实践的“6个百分百”素质教育模式,体现了二附中在培养尖子生的同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和他们的潜能开发。秉承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教育者执着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信念,“6个百分百”素质教育模式[3]在校园推进,使学校教育力量不再孤独,而是渗透于每一个学科和学校的每一角落。此外,二附中首创“首席教师”制度,打破单一行政领导权威,树立了“教师第一”的学校发展理念。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紧紧抓住了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逐渐打造了一支各有特色、多姿多彩、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名师队伍。确实,一个难以自觉成长的教师很难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成为追求生命自觉的人。(《哈佛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理念—— 真理,卓越和机会》)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二附中对卓越教育的追求有扎实的基础,它至少告诉我们:卓越教育包含了在教育领域中要有“敢为天下先”“敢于突破自己,直面自己的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一种精神内涵。


当今对于“卓越”概念的理解,比较多的还停留在对“一流”的追求上。如我们要办一流的学校、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学生等等。“一流”几乎成为“卓越”的代名词。我认为,对卓越教育的理解首先要加强对卓越精神、“卓越之魂”的理解,这是更加迫切、更为重要的事。


首先,卓越教育是要培养卓越的学生。任何学校培养的优秀人才都有其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二附中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经过社会的锻炼,其中应该出现一些帅才、一批将才和大量人才。评判学校是否办好了,关键是看培养了怎样的学生。不在于学生毕业后所处的地位高低、财富多寡,而在于其是否能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所在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成为卓越的人。卓越之人浑身洋溢着不断进取的力量,无论他处在社会上的任何位置都会追求卓越,并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努力和奋斗。“卓越”体现在学生身上,应当是富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眼界和志向、独特的智慧和能力,这三方面会在具体个人身上形成独特的组合,影响着一个人的毅力、气质和精神。没有毅力和进取动力的人无法达到卓越的境界。(《为了成就和成长的教育——万物生长,各自高贵》)


对于“卓越”二字如何诠释,我的新界定是将“卓越”定位为一个学校追求的文化及文化底蕴,可用八个字来诠释:那就是“卓然独立  越而胜己”。


“卓然独立”是一种价值取向,在当代,“卓然独立”的气质非常重要。我曾经想过用“卓然超群”,之所以最后用“独立”一词代替“卓然超群”中的“超群”,是因为“超群”往往在竞争意义上提出,而“独立”则强调自我本位,强调自我的奋发图强。中国古代文人有这种“卓然独立”的气质。要明晰一个定义,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还要知道它不是什么,下面重点从“卓然独立不是什么”的角度来解读。


第一,“志向不狭窄”


现在有些学校(包括教师、学生)将成绩排名及各类获奖作为学习成功的标志,这未免太狭隘,太没出息了。得奖是一种成绩,是对以往努力的肯定,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一种成果体现。但如果我们把得奖作为人生的一切、教育的目的,那就可怕了。这样的学生就是“近视”,说明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好。志向反映价值观,好似看不见摸不着,但眼光短浅视野越窄就会越没出息。一百万算什么,百万富翁有什么了不起的,无非就有点钱,人生的价值难道就是钱的价值吗?如果这样想你就不在乎金钱了。这就是价值取向。其实为了体现自我价值他不断重复去赚一百万,甚至还想办法说点骗人的话,这样的人表面上看来有钱,其实从人格意义上已经不值钱了。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如果总是斤斤计较,和别的学生、学校争排名第一第二,反而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就还没有做到“卓然独立”。所以这里蕴含着教育价值问题,无论眼界和人生观都要放宽。卓越人生的起航绝不是奖项的肯定,人生有多丰富、世界有多美好,都需要你用得奖之外的努力来体会。因此“卓然独立”首先要做到志向不狭窄,不拘泥于眼前利益,这非常重要。教育是要打开学生眼界,让他对人生、世界、宇宙产生积极兴趣,而不是被眼前的一点点蝇头小利冲昏头脑。


第二,“人格不依附”


我觉得人格不依附包含了两条:首先,不仰视所谓的大人物。有些人看到权威和有钱人就羡慕,就想拍马屁往上爬,把他人作为一根藤攀附到树上去,这就是人格依附。同时,也不应俯视所谓的小人物。不要看不起、不尊重看似一般普通的人,要平等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二附中曾经有学生做过有关“乞丐”问题的调查,这种调查就包含着一种人文关怀。独立不是无视他人,而是一个人自我个性和才华的表现。这样的“平视”包含着相互欣赏。只有这样独立的人、不依附的人才能做到相互合作。也只有大家都独立,在一个群体里才能形成有意义的合作,这个群体的力量会不得了。人格因素对做到“卓然独立”有很深的影响。我国古代“士”的一些独特品格,可以成为相关的教育资源。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人格上对他人的俯视、仰视都不可取。


第三,“思维不趋同”


如今,我们一直在讲培养创造性人才,我始终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养成需要有一些专门训练,但我更看重的是对人才思维品质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无论是哪个学科,文科或理科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把研究者的任务定位为把已有的结论阐释清楚而不是去发现问题,就无法把研究推向更深入。思维不趋同表现在对问题回答上有创造性:不局限在已有的答案上,去追求更多的可能性。古代说“学问”,是问在先学在后。孔子的教育方式就如“叩钟”一般,不叩不鸣,你不问我不答,所以你看《论语》里的记录多是谁问什么,孔子再回答。“问”是学习者主动思维的表现。若要培养学生思维不趋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扼杀学生探索的欲望、学习的兴趣、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发现的能力。老师往往觉得比自己学生知道得多,学生突发奇想的东西有些幼稚,于是会赶快指导,期望把 “幼稚”变“成熟”。其实真正的转变需要一个探究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让学生自己受挫折,希望破灭,然后反思,有勇气、想办法找到新路。这个过程对于人的成长特别有益。


第四,“言行不虚浮”


这是当代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不是靠脚踏实地做事,而是靠包装获得所谓“成功”。如果把这种商业炒作方式迁移到教育、学习、科研上来,就是用吹嘘代替实践,或用一个例子代表整体。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空想不会变成现实,这种华而不实、虚浮的作风是绝对不可取的。世间任何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不是靠外包装达到的,人们真正记住的是其对世界及他人的贡献之处。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不说大话空话,言行一致,求实奋进。这样的人格让人感动,让人难忘,才可能成为我们期望的未来的创新人才、卓越人才。


下面我解释一下“越而胜己”。“越而胜己”强调的是对自我的超越。世界上最难超越的,无论对群体还是个体,都是自己。要超越自己先要了解自己,但人往往最难认清、最不了解的又是自己。追求卓越的人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这一条非常重要。有些教师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感觉自己的进步和发展达到了顶层,可以安于现状了。教师若把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认为中小学所教的知识是现成的,传递是有据可依的,没有什么可突破,于是安于现状。上述认识显然是错误的。教师岗位的创造是在如何教育人,它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领域,需要教师去探究,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重视自我的人格、努力、尊严、创造,才能推动自我发展,相信每个老师都能用自己的努力换来学生的生命成长。大到国家亦如是,我们国家一百多年来的发展一直处于追赶状态,总觉得落于人后,总想追赶上他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说,或许有不断的新科技可供我们学习,但没有自主创新,你就要一直跟在别人后面。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是,一百年来,我们对于文化继承的意识逐渐淡化了。我们在人文精神上出现了巨大的断裂。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对自己拥有的文化精髓感到珍贵和荣幸。中国传统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很多智慧和经验,绝不能在工业化后渐渐被丢弃。总之,清醒地认识自我,不守旧、不迷失是超越自我的基础。



“越而胜己”从积极进取的意义讲,实际上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具体讲“越而胜己”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自我日清晰”


高中阶段是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进入到相对理性系统思考的起始阶段,高中生会想:“我是谁?”“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能够成为怎样的人?......”当孩子们开始拷问自己,这些问题会在他的思考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卓越人生的起航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清晰地认识自己。


第二,“反思成习惯”


反思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没有人能够看清你所有的错,最清楚自己的领悟、问题、发展、障碍的还是你自己。他人只是一面镜子,走不到你的心里。要学会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在元认知的意义上,对自我作整体意义上的反思。反思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就容易胜己。不反思就不明白问题在哪里,也不明白进步是如何取得的,更不清楚自己还可以怎样向前走。


第三,“人生会选择”


要成就自我、超越自我,需要每个阶段对自己做出的选择具有清醒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目前我们在讨论为学生提供“课程超市”的一个目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在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基础上,懂得“为何选择”和“如何选择”。二附中“课程超市”的一个好处是提供平台,让学生学会选择。处于多元的当代社会,主流价值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倒是非主流更具有吸引力。当我们的学生处于不利的非主流价值观氛围中,教育该怎么办?引导、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就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会选择与上面提到的人格不依附、志向不狭隘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了清晰的自我认识,就知道该去选择什么。人生其实是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如果选择正确,就抓住了时机,更容易实现发展。在高中阶段对选择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清楚未来的专业选择,这是选择能力的具体考验。


第四,“发展能自觉”


人有了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或者说人的生命达到自觉状态就是到了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但是如今我们的孩子最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自觉性。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做到“自觉发展”,那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说就是“战无不胜”,他将可能做好任何事情。“自觉发展”不是自由化,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由是自己内心的选择得到实现。在现实世界中,逾了“矩”去寻找“欲”就无法无天了。这个“矩”是“天道”、“人道”,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世界不会无任何规矩,也不会有完全的自由。我们以前提培养精英人才,现在讲创造型人才或者卓越人才,这些概念具有共性,需要教育去关注、去研究。但是这些共性的概念,具体到一个个不同的学生身上,就会散发出完全不同的独特个性,例如如何选择、认识自我、用什么价值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等等。自觉发展才可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总之,“卓越教育”是为实现每个学生拥有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生而进行的教育。“卓然独立  越而胜己”这八个字送给二附中的学生,也送给二附中的老师,并与大家共勉。“卓然独立  越而胜己”也是我的人生追求。“二附中人”要做卓越的老师、卓越的学生,最根本是要学做人。做个有价值、有追求、有贡献、有尊严、有智慧和有精神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就事业,也才能在奉献社会中成就自我。做教育就是教学生“成人”,这是核心目标。我想如果我们去追求这样的一种人生,自己也会很幸福和快乐。


注:[1]叶澜教授曾任华东师大副校长,分管华东师大二附中工作。在二附中35年校庆之际,提出了“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要求。本文为叶澜教授有关报告的综合整理稿,发表前经本人修改定稿。


[2] “金牌精神”是二附中的校园文化精神。1990年以来,二附中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不断摘金夺银,截至目前累计获得奖牌29枚,长期位列全国之首。被外界誉为“金牌学校”。


[3]“六个百分百”素质教育育人模式,即100%的学生在校期间做100课时志愿者,100%的学生做小课题研究,100%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100%的学生选修学校课程,100%的学生动手做100个实验,100%的学生学会游泳。


(文章转自“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记录整理:施洪亮)



从优秀到卓越

——第五级经理人

作者|吉姆·柯林斯

来源|《从优秀到卓越》

 

“第五级经理人”是指在经理人能力的五层体系中,位于最高能力等级的经理人。它的显著特点是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


“第五级经理人” 是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其20世纪90年代的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概念,在这本书中,柯林斯提出了第五级经理人在转型企业中的重要性。柯林斯认为企业实现“从平庸到卓越”的蜕变,企业领导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五级经理人有三个主要特征

 

1、公司利益至上——这也是有色企业文化三大基石之一。


现在,强调公司利益至上非常必要,这是因为在实际中人们已经淡漠了公司利益,而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什么事情,都先要看看对个人有没有好处。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做不了好领导的。


以公司利益为先,就能很好地解决前面提到的困惑,也能较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动员员工的力量。以公司利益为先,要求我们要有牺牲精神,为了公司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时候要不怕得罪人,不怕个人前途受影响。


2、坚定的意志。


首先是做应该做的事,对自己的工作要有认同感,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同时要有永不放弃的决心,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和阻力,也要千方百计实现目标。


3、谦逊的个性。


不以个人成就为目的是第五级经理人的特征,从外表来看,他们都有谦逊的个性,从不居功自傲,也不喜欢抛头露面、招摇过市。




根据柯林斯的划分,五个级别的经理人其特征分别如下:

 

第一级经理人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知识与技能、良好的工作习惯与工作作风,为企业作出巨大贡献。第一级经理人身上体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级经理人是乐于奉献并作出公司的团队成员。他们为实现集体目标贡献个人才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第二级经理人身上体现的最核心的精神是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三级经理人是能力超强,富有实力的经理人。他们有效的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率的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第三级经理人经理人身上体现的核心精神是理性精神和科学管理的精神。他们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体系构建的有效推动者。


第四级经理人是坚强有力的领导者。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执著追求清晰可见的目标、催人奋发的远景,向更高的业绩标准努力。第四级经理人经理人身上体现的核心精神是挑战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的大局观念。


第五级经理人是第四级经理人的升华。最大的特征是将个人谦逊的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第五级经理人在第四级经理人核心品质之上体现的最核心的精神是厚德载物的谦逊精神和执著坚韧持续追求卓越业绩的精神。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佚名,特向作者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田野草根的实践,生命在场的叙事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在海门大地上穿行——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